一、安全運行規范
1.操作前準備
-穿戴防護裝備:高校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操作人員需佩戴安全帽、防護手套、護目鏡及防毒面具,防止化學藥劑飛濺或有毒氣體吸入。
-檢查設備狀態:確認設備各部件連接緊固,無泄漏;電氣系統接地良好,線路無破損;液位計、壓力表等儀表顯示正常。
-環境安全確認:保持通風良好,易燃易爆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處于工作狀態;清理設備周圍雜物,確保操作空間暢通。
2.運行監控
-實時參數監測:每2小時記錄一次進出水流量、pH值、溶解氧、溫度等關鍵參數,確保數據在設計范圍內波動。
-異常響應機制:
-發現異常振動、噪聲或氣味時,立即停機并懸掛警示牌,防止誤操作。
-電氣故障(如短路、電機燒毀)需由專業電工檢修,嚴禁非專業人員觸碰帶電部件。
-管道泄漏或閥門故障時,迅速關閉上下游閥門,修復前禁止運行。
-應急處理:制定突發泄漏、火災等應急預案,每年至少演練2次,確保人員熟悉逃生路線及應急設備使用方法。
3.安全操作禁忌
-嚴禁在設備運行時觸摸轉動部件或進入未通風的密閉空間。
-禁止頻繁啟停設備(如水泵每小時啟動不超過3次),避免電機過熱損壞。
-化學藥劑添加需嚴格按配比操作,防止反應失控。

二、維護規范
1.日常維護
-清潔與潤滑:每日清潔
高校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表面油污、灰塵;對軸承、齒輪等運動部件涂抹潤滑油,溫升不得超過環境溫度35℃(最高≤75℃)。
-緊固檢查:每周檢查螺栓、螺母等連接件是否松動,及時緊固以防止泄漏。
-濾網清理:每班次沖洗格柵、噴嘴及集水槽,防止堵塞影響處理效率。
2.定期檢修
-周檢:每周二、五檢查停用設備(如備用泵),預防長期閑置導致部件銹蝕。
-月檢:每月對空壓機、氣壓系統進行全面檢查,更換老化密封件;校驗儀表精度,確保測量數據可靠。
-季檢:每季度檢修共用水的恒壓變頻供水系統,清理管道內沉積物。
-年檢:每年解體檢查核心設備(如生物反應池填料、曝氣裝置),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。
3.專項維護
-防腐處理:對設備易腐蝕部位(如碳鋼材質管道)涂刷防腐漆,每2年重新涂覆一次。
-藥劑管理:定期檢查藥劑儲備量及濃度,過期或變質藥劑需按危廢處理流程處置。
-污泥處理:污泥濃縮機、離心機運行期間隨時檢查,停用后及時保養,防止污泥板結損壞設備。
三、人員管理規范
1.培訓與考核
-操作人員需通過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,培訓內容涵蓋設備原理、操作規程、安全防護及應急處理。
-每半年組織一次復訓,更新行業新技術及法規要求。
2.職責分工
-運行管理員:負責日常參數監控、運行記錄填寫及異常情況上報。
-設備管理員:制定維護計劃、執行檢修任務并建立設備檔案。
-化驗員:定期檢測進出水水質(COD、氨氮等指標),為運行調整提供數據支持。
3.記錄與檔案管理
-建立設備運行臺賬,記錄運行時間、參數、維護保養及故障處理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。
-高校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技術資料、操作手冊及維護記錄需分類存檔,便于查詢及審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