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驗室廢水處理機的維護與耗材更換是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、保障廢水處理效果及實驗室安全的關鍵環節,需從日常維護、耗材更換周期、更換操作規范、安全防護四個方面系統開展:
一、日常維護要點
1.管道與閥門檢查
-定期清理污水井、管道及污水收集溝,防止淤泥堆積導致堵塞。
-閥門(如UPVC球閥)操作時需緩慢輕啟,避免強扭斷裂;每月檢查閥門密封性,防止泄漏。
-汛期加強單向閥及排污管道安全檢查,及時修復隱患。
2.設備表面與內部清潔
-每周用濕布擦拭設備表面,去除塵土;每月拆解過濾器等部件進行深度清洗,污染物濃度高時可采用蒸汽或高壓水沖洗。
-嚴禁清洗設備運轉部位,避免沖洗水濺入電纜頭、電機帶電部位或潤滑部位。
3.機電設備狀態監測
-每日檢查風機潤滑系統,確保機油量充足且未變質;每月清潔空氣過濾器,防止灰塵堵塞。
-定期檢查水泵、電機運行狀態,發現異響或溫度異常時立即停機檢修。
-風機每運行6個月需更換機油,以延長使用壽命。
4.運行參數調整與記錄
-密切觀察各系統配合情況,根據進水水質波動及時調整控制器參數(如pH值、加藥量)。
-詳細記錄運行數據(如流量、壓力、處理量),為耗材更換周期調整提供依據。

1.濾芯類耗材
-活性炭濾芯:處理工業廢水或高污染污水時每3個月更換一次;處理生活污水等低污染污水可延長至6個月。
-石英砂濾料:每1-2年更換一次,當濾層板結、濾水效果下降時需提前更換。
-超濾膜/反滲透膜:超濾膜每2-3年更換,反滲透膜每1-2年更換;進水水質差或膜污染嚴重時周期縮短。
2.密封件與易損件
-計量泵密封圈:每6-12個月檢查更換,頻繁接觸腐蝕性介質時需縮短周期。
-管道閥門密封件:每1-2年更換,出現泄漏時立即處理。
-污泥脫水機濾帶:每6-12個月更換,處理高黏度污泥時周期縮短。
3.反應劑與吸附材料
-離子交換樹脂:每2-3年更換,高鹽度或高硬度水質條件下需提前更換。
-消毒氯片:根據實際水質定期添加,確保余氯達標。
三、耗材更換操作規范
1.停機與斷電
-更換前必須停機并切斷電源,懸掛“維修中”標牌,防止誤操作。
-排空設備內廢液,避免更換過程中泄漏污染。
2.舊耗材拆卸與檢查
-按說明書拆卸舊耗材,避免損壞設備其他部件。
-檢查設備相關部位(如濾芯安裝座、密封槽)是否有殘留物或損傷,必要時清理或修復。
3.新耗材安裝與調試
-核對新耗材型號、規格是否與設備匹配,嚴禁使用非配套部件。
-安裝時注意方向(如濾芯水流方向、膜元件進出水端),確保安裝到位。
-安裝完成后進行調試,檢查密封性、運行參數是否達標。
4.記錄與追溯
-每次更換后記錄時間、耗材型號、數量及更換原因,建立維護檔案。
-定期分析更換周期與處理效果的關系,優化維護計劃。
四、安全防護措施
1.個人防護裝備
-更換耗材時佩戴手套、口罩、護目鏡,防止廢液或化學藥劑接觸皮膚、眼睛。
-操作高溫或高壓部件時穿戴隔熱服、防滑鞋。
2.設備安全操作
-嚴禁非專業人員拆卸設備或更換耗材,電氣維護需由專業電工完成。
-更換過程中嚴禁啟動設備,防止機械傷害或電擊。
3.應急處理
-準備應急沖洗裝置,一旦發生廢液泄漏立即沖洗受污染區域。
-配備滅火器、急救箱,定期組織應急演練。